伴随着疫情下全球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企业培训赛道正变得火热。
在界面REAL100创新家的评选中,企业学习平台 UMU上榜。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在一年多内完成了6轮融资,最近的C3轮融资发生在今年11月1日,收获数亿元人民币。UMU历次投资方包括高成资本、腾讯、高瓴创投、五源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在创投市场上热度十足。
UMU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东朔曾经在长达15年的志愿培训生涯中发现一个问题——培训行业的数字化程度非常低。所谓的在线培训,只是将线下的内容搬到了线上,没有尊重学习科学的原理,很难帮助学习者将“学习内容”内化成“记忆”和“应用”,并且内化后的效果也很难衡量。
UMU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企业全面提升员工学习的效果、效率和体验。李东朔称,这当中有两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二是行为层面,如何在这两个层面实现转化非常关键。
在认知层面,UMU基于学习科学为企业与培训机构提供了以效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交付能力,让企业学习以符合学习科学的方式提升转化率,指向绩效提升。
在行为层面,UMU通过自研的AI技术,为企业提供了立即可用的AI+Learning的能力,让AI赋能从教到学、到练再到测评反馈的整个价值链,从而让知识分享变得更容易,学习更有效。
李东朔举例,在“新产品上市”这个培训场景,需要提前培训员工,让员工充分掌握新产品知识与卖点、针对FAQ对答如流,某种程度上形成肌肉记忆,以便在产品一上市就能有效开展营销活动。UMU的AI产品“uShow”,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完成销售演说场景的训练。
“uShow”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AI技术,对企业内的优秀销售案例进行模型训练,从中形成金牌销售的AI训练算法,作为销售训练的评分依据。其中的技术原理包括:利用机器视觉AI能力评估销售人员在陈述时的肢体语言、表情、姿态变化;通过语音识别,解析销售人员的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与语速;结合客户所在行业的产品术语、行业知识,构建知识图谱,自媒体,让 AI能够理解销售人员所表达的真实语义、知识点;通过语言逻辑分析、FAB(特征利益转换) 分析引擎,分析销售人员的表达技巧;以各个评价等级的真实销售案例为样本,训练AI模型,计算出符合最佳实践的各项模型参数。在这方面,UMU已经取得了四项AI技术专利。
以上过程完全通过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计算,相比人工总结销售知识和经验,“uShow”拥有更高的准确性。李东朔称,经过客户人工评分与AI评分的对比验证,UMU的AI评估准确率超过95%,而且更加稳定。
为企业提供立即可用的AI+Learning能力,被认为是UMU的核心优势之一。除此之外,UMU在企业学习的“教、学、练、测、用”的全价值链中,均提供了易用的教与学产品。
比如,在“教”的方面,为了提高“做课”的效率,UMU推出了“AI微课”,只需上传正面头像照片与文字,AI就会自动生成一节带有字幕式幻灯片的精美视频课程。
与传统录制模式不同,AI微课突破了对环境、设备的限制,改变了做课效率低的现状,借助AI 技术节约课程制作时间和成本,告别纷繁冗杂的做课流程,节约时间、人力成本的同时,实现内容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目前UMU已经服务超过全球20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超过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我们会通过试用的方式先帮客户解决一部分问题。当客户发现 UMU非常有效,帮助他节省了培训的时间,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提高了效率和体验,客户便会购买UMU的产品,并且有持续的增购与续费。”李东朔说。
疫情以来,全球企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在线培训逐渐成为刚需。从全球视角来看,UMU所提供的新一代企业学习方式位于相对前沿的水平。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线下培训的固定模式发展多年,企业已经基本形成惯性,并且发展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机制,不容易被轻易打破。企业需要为新的学习方式买单,还需要更加明显的效果证明。
李东朔坦言,一个行业中的创新势必会有阻力和动力。对于企业培训来说,阻力来自于长期使用传统培训方式的惯性,而动力来自于——UMU 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绩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