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间,我国“快递一哥”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2021上半年,顺丰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亿元-8.3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6.29亿元-18.19亿元,杠杆游戏注意到,相较于一季度亏9.89亿元——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可以算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有朋友就说,价格战打完了,大投入整得差不多了,顺丰的好日子又要来了。果真如此吗?作为顺丰老用户、爱好者,结合数据谈点看法。
盈利能力逐步恢复,二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不过还是有些担忧
尽管二季度净利润转正,上半年总体也实现了盈利,但业绩预告披露: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53,000万元至-40,00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13,385 万元,第二季度预计扣非净利润为60,385万元至73,385万元。
业绩预告做了阐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为公司将位于佛山、芜湖、香港的三项物业资产的权益转让至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处置收益,以及政府补助。
图表来源|国信证券(特此感谢)
如顺丰控股所言:
第一,加速多元业务板块的市场开拓及网络资源投入(包括中转场地及自动化设备、干支线运力等),夯实运营底盘、提升处理产能,以缓解前期产能瓶颈并支撑各项业务未来快速发展,该等投入导致公司成本阶段性承压。
第二,经济型快递产品增长较快,因该部分产品定价偏低,一定程度影响整体毛利率水平。
第三,因今年第一季度春节期间响应原地过年倡导,公司给予留岗员工充分的关怀和激励,收派员、仓管员、中转运作员等春节期间在岗人员数量与薪酬成本明显增加,也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临时一次性影响。
好消息也有3点,杠杆游戏简单说一下:
第一,部分产能瓶颈得到缓解,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环比稳步回升。
第二,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伴随业务量的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成本摊薄,规模效应有所体现。
图表来源|西南证券(特此感谢)
第三,在第二季度生鲜时令旺季助推下,盈利性较好的时效快递业务量环比回升。
最终实现了2021年第二季度,预计扣非净利润较第一季度环比增加17.377亿元- 18.677亿元,业绩环比好转。
国信证券认为,电商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中长期来看,顺丰的时效业务仍然有望恢复至较快增长区间。
其在研报中甚至说:
在中国不断发展、追赶美国的大背景下,中国物流龙头也逐步在缩小与美国物流龙头的差距。对比美国快递龙头,我们认为顺丰控股在业务规模、公司业绩以及公司市值三方面上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具有比肩UPS和Fedex的发展潜力。
国内快递单价又远低于美国快递单价,因此目前顺丰的收入规模(2020年1500亿元)仍然远低于UPS(2020年5500亿元)和Fedex(2020年4900亿元)。
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顺丰收入体量有望超过4000亿元(未考虑兼并收购的预期),与UPS和Fedex的收入规模差距将会快速缩小。
图表来源|国信证券(特此感谢)
不过,西南证券也有自己的担心,电商消费增速下降、资本开支超预期、收购进展不及预期、新业务培育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则担心,顺丰控股的时效快递增长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低于预期。
安信证券的忧虑是,资本开支投入力度超预期;时效快递增速放缓;成本管控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浙商证券则提示,证券资本开支超预期;收购进度不及预期;特惠件利润率不及预期。
光大证券认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导致快递需求下降;行业竞争超预期导致单票收入下滑,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及收购实施进展低于预期。
总结起来,大家都担心投入太多回报不足,单票继续下滑。
不堪回首的至暗时刻
回到3个月前,4月9日,顺丰跌上热搜!
当天早上开盘,顺丰控股一字板跌停,股价创近当时的8个月新低,市值缩水约370亿元。
原因是就在4月9日早盘之前,顺丰控股官宣了其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让投资者大跌眼镜。顺丰预计第一季度净亏损9亿-11亿元,上年同期可是盈利9.07亿元。
对于意外巨亏,顺丰当时给出的理由是: